2025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我国第23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推进《职业病防治法》宣传贯彻工作,4月27日上午,由我院主办的2025年上海市《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系列主题活动,于上海电气集团上海汽轮机厂有限公司(闵行区江川路333号)大礼堂隆重举行。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付晨,上海电气集团副总裁贾廷纲、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处处长杨超、闵行区卫生健康委主任杭文权等领导出席仪式。市化工职防院党委书记沙卫涛、上海电气集团副总裁贾廷纲及上海汽轮机厂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光耀在仪式上发言。
沙卫涛书记首先代表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对市、区卫生健康委及各协办单位特别是上海电气集团对活动的指导支持致谢。指出主题活动将紧扣“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主题,结合“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以及健康企业建设的实际需求和劳动者身心健康的实际诉求进行精心设计,线上+线下结合、联动宣传。同时重点介绍“上海市职业健康保护数字化展示馆”这个科创一体的数字化智慧展示平台。
上海电气集团副总裁贾廷纲在讲话中指出,上海电气作为新中国动力工业的摇篮,见证并深度参与了中国工业从起步到崛起的伟大征程。上海电气始终将职业健康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定不移地践行“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畅享安全、绿色 制造、共创未来”的核心价值观,积极发挥国有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
上海汽轮机厂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光耀在仪式上做了题为《守护职业健康、践行企业使命》的主旨报告,详细阐述了上海汽轮机厂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探索提炼出的"三三法则"管理要点。这些源自七十余年电站设备制造经验的管理智慧,深刻诠释了上海汽轮机厂有限公司"员工健康是企业核心资产,安全生产是发展首要底线"的经营管理哲学。
仪式期间同步举行"上海市职业健康保护数字化展示馆"上线仪式。这是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依托第六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建设要求,整合职业健康全科普资源体系,创新性引入元宇宙虚拟现实及人工智能交互技术,建成集科普推广、技术协同于一体的智慧化展示平台,成功打造全场景线上传播体系,为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健康核心素养提供创新驱动力。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付晨、上海电气集团副总裁贾廷纲与市、区两级职业健康主管部门负责人及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领导班子成员,共同为数字化展示馆上线揭幕。
仪式上,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付晨向"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三支职业健康宣传队伍代表授旗,标志着本次系列主题活动的正式启动。
4月27日下午,由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闵行区卫生健康监督所)组织的“三进”活动,分三组深入上海汽轮机厂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以及闵行区马桥社区开展宣传活动。
在宣传周“进企业”活动进驻上海汽轮机厂期间,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策划职业健康游园会,设计了多个趣味互动环节吸引劳动者参与。同时组织公益咨询活动,由心理专家驻场解答,结合宣传周"职业健康守护行动"主题向劳动者提供心理健康评估、压力疏导等专项咨询服务,同时开展听力公益筛查检测,为特殊岗位职工进行耳道检查及听力损失测试。通过多元化的宣教形式,系统化推进职业健康知识宣教工作。当日累计服务劳动者群体超过1500人次。
4月27日下午在华东理工大学,通过举办“新民健康大讲堂”,邀请职业健康专家与师生面对面,提高广大师生对于职业病预防和危害的认识,帮助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树立职业健康主动保护意识,提升职业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并通过“家—校”传导机制,辐射家庭单元,提高社会面上的职业健康知识知晓率。
进社区活动走进闵行马桥社区,由市化职院与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组成宣传服务队伍,在社区旁的马桥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宣传点,进行针对性的职业健康宣传科普,让劳动者以及劳动者家属在家门口就可了解到职业健康保护信息,得到专业的职业健康咨询服务。通过发放职业健康知识手册与科普三折页,并辅以咨询、讲座、展示板、视频以及有奖竞答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深入社区开展职业健康知识宣传与咨询服务,推动基层职业健康防护网络构建。
为持续提升区域职业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当天上午,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还与闵行疾控、上海汽轮机厂联合开展了化学中毒职业卫生应急演练,重点针对生产场景中的突发性化学中毒事件开展全流程处置演练。演练团队由市化职院、闵行区疾控中心以及汽轮机厂派出医疗救护专家、化学救援车辆及应急救援人员组成,现场模拟了苯系物泄漏事故处置场景与处置关键环节,清晰展示了多部门协同处置的标准化作业程序,为构建"政-企-卫"三位一体的职业健康防护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闵行区卫生健康委指导,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承办,协办单位包括上海电气集团、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闵行区卫生健康监督所)、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浦江医院。上海汽轮机厂有限公司、马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华东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汽集团、3M中国公司为主要支持单位。新民晚报、上海教育电视台对活动进行全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