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们!在之前的9话中,我们从认识WMSDs开始,系统讲解了疾病症状、危险因素、识别测量方法、防治措施,以及人机工效学的应用。今天,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我们将开启WMSDs风险评估工具专题,帮助大家掌握科学识别工作场所健康隐患的方法。
1. 风险评估:预防WMSDs的关键环节
通过前文介绍,我们知道WMSDs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包括:不良工作姿势(如长期弯腰、抬手作业)、重复性动作(如装配线操作)、体力负荷(如重物搬运)、不合理的工程设计(如大角度身体扭转)及心理社会压力(如工作付出回报失衡)等。
如何将主观感受量化为客观指标,将经验性观察剖析成内涵原理,我们需要更加有效、科学的风险评估工具,它能帮我们量化风险将主观感受转化为客观数据,精确识别高风险工序或岗位,为工作场所优化提供依据,同时验证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2. 根据评估维度和应用场景,主要工具可分为四大类:
(1) 通用MSD风险评估工具:
适用场景:涉及全身多部位协调的工作,评估方式快速全面,适合初步筛查。
代表工具:
Ovako姿势分析系统(OWAS):是由芬兰钢铁企业开发的工效学评估工具,其核心技术框架包含:①多维度姿势编码系统:背部姿势4种分类(直立/前倾/侧弯/复合扭转)、手臂姿势3种分类(自然下垂/抬举至肩高/抬举过肩)、下肢姿势7种分类(站立/单膝跪地/双膝跪地等);②负荷强度分级:根据搬运负荷重量或施力强度划分为3个等级;③风险评估矩阵:将上述4项参数(背部+手臂+下肢+负荷)输入矩阵模型,输出4级风险判定结果及对应干预建议: 无风险(无需干预)、 低风险(建议优化)、③ 中风险(需计划性改进)、④ 高风险(立即停止作业)。最初用于钢铁行业,后扩展用于制造业、建筑业等需要静态姿势分析的场景。
便携式人体工效学分析 (PEO):通过使用便携式个人设备或手持终端进行工作场所直接观测作业人员特定姿势的保持时长、动作重复次数等,并立即进行可视化分析。重点评估上肢(手臂运动轨迹)、颈段(头部前倾/旋转角度)、躯干(腰部弯曲/扭转幅度)。结合移动设备实时记录自动计算风险等级。适合动态任务评估,但需设备支持。
快速暴露检查(QEC):该方法评估肩颈部、腰背部、手腕/前臂、下肢(膝关节与踝关节)等4个身体区域的生物力学暴露,并允许通过与工人协作来评估体力工作活动。该方法设计为快速、易用且无需大量培训。适用于快速筛查和优先级干预。
快速全身评估(REBA):该方法采用系统化流程,评估与工作任务相关的生物力学风险及肌肉骨骼疾患(MSD)风险,涵盖上肢和下肢。单页工作表可用于评估以下要素:身体姿势、施力强度、动作类型(移动或操作)、重复频率、握持状态。适用于医疗护理、搬运等需全身姿势评估的任务。
(2)上肢MSD风险评估工具
适用场景:手部密集操作、重复性上肢动作,针对性强,可评估精细动作。
代表工具:
ACGIH手部活动阈限值:该方法适用于评估每日4小时以上的单一手部任务对上肢远端的生物力学风险。阈限值(TLV)综合了以下两个要素:(1)平均手部活动水平(根据手部施力频率与工作周期计算);(2)标准化峰值手部力量。二者均采用0-10分量表评估。该阈限值体系包含两个关键指标:行动水平(需引起警惕的警戒线)和阈限值(建议立即采取干预措施的高风险阈值)。
职业性重复动作(OCRA) :该方法用于评估重复性作业对上肢(肩、肘、腕、手部)的生物力学风险,其评估体系综合考量动作频率、过度施力、上肢不良姿势/动作(如非自然角度的肢体移动)恢复时间不足、重复性任务的净作业时长等关键因素。提供OCRA指数和检查表,适用于制造业、服务业等重复性作业。
快速上肢评估 (RULA):该方法是一种用于评估上肢疾患姿势风险的工效学筛查工具,其核心特征包括:通过图形化分析工具定期或随机采样观测数据,生成姿势分布的可视化图谱,从而识别重复性作业中的高风险肢体姿态。针对颈部、肩部、肘部、腕部的静态姿势评分(1-7分),分低、中、高风险。适用于装配线等重复性上肢任务,但未考虑时长和振动。
修订版劳损指数 (Revised Strain Index,SI) :该方法是一种用于评估上肢远端疾患(如手部、腕部、前臂及肘部)生物力学风险的量化工具,其操作流程包含:①将作业拆分为独立任务单元;②由观察员针对每项任务及每只手,对施力强度、动作频率、单次发力时长、每日总发力时长、手腕姿势偏离中立位程度、作业速度控制性等6类生物力学因素进行暴露等级划分;③通过数据记录表将各因素等级综合计算得出总体风险评分——即劳损指数。适用于手部和腕部重复性任务,如制造业和医疗操作。
本话我们主要介绍了通用MSD风险评估和上肢MSD风险评估工具,希望大家能对常用的MSD风险评估工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下一话我们将介绍人工物料搬运作业和心理社会因素MSD风险评估工具,请大家拭目以待吧。
本项目获得上海市健康科普专项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JKKPZX-2024-A19
参考文献:
[1] Burdorf et al. Postural load and back pain of workers in the manufacturing of prefabricated concrete elements[J]. Ergonomics ,1991,34(7): 909-18.
[2] Rolander et al. Perceived contra observed physical work load in Swedish dentists[J]. Work,2005 ,25(3): 253-62.
[3] David, G., Woods, V., Li, G. & Buckle, 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quick exposure check (qec) for assessing exposure to risk factors for 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J]. Appl Ergon, 2008 ,39 (1):57-69.
[4] Threshold Limit Values for chemical substances and physical agents and Biological Exposure Indices[M]. Cincinnati, OH: ACGIH Worldwide; 2019.
[5] Occhipinti, E., Colombini, D., .A toolkit for the analysis of biomechanical overload and prevention of WMSDs: Criteria, procedures and too selection in a step-by-step approach[J]. Int J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 2016,52: 18-28.
[6] McAtamney, L., Corlett, N.. RULA: a survey method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work-related upper limb disorders [J]. Applied Ergonomics ,1993,
24(2):91-99.
[7] Moore JS, Garg A. The Strain Index: a proposed method to analyze jobs for risk of distal upper extremity disorders [J]. American Industrial Hygiene Association Journal,1995; 56(5): 443–458.
[8] ACGIH. TLVs and BEIs: Threshold Limit Values for chemical substances and physical agents and Biological Exposure Indices[M]. Cincinnati, OH: ACGIH Worldwide; 2017.